镇街区动态
基层党组织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堡垒,组织员队伍则是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全面提升组织员履职能力,有效激发基层党建能量,把党建效应延伸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产业转型的最前沿、社会治理的第一线,扬中市三茅街道积极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组织员管理之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扬中市委组织部《关于规范专业化组织员日常管理的实施意见》,着力破解基层组织员人员不专职、履职不专业、工作不专心等问题,扬中市三茅街道制订《组织员“红领带”赋能工程实施方案》,以“锤炼党务尖兵,铸强红色堡垒”为目标,立足苗“红”、强化引“领”、注重帮“带”,切实提高组织员懂本行、干实事、善解难的工作能力。
根正苗红,开启履职“新征程”
新身份、新使命,新职责、新担当!
近日,三茅街道为7名新任组织员颁发聘书,欢迎其加入组织员队伍,勉励其在新岗位上有新作为。

坚持“奖优罚劣、激励担当”的用人导向,挂牌成立2家“组织员工作室”,畅通事业发展渠道,提升先锋组织员的影响力、号召力。


示范引领,树起实干“新标杆”
传递星火,争做“领学者”。“三长共治”特色点位观摩活动中,组织员们详细介绍各自村(社区)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争做党务工作“领学者”,以观摩代实训、以实训促学习。
永勤村通过“三长联动包干”模式,打造出整洁、美丽、沁人心脾的荷花池。

兴阳村通过制定党小组季度优胜红旗考评制度,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营房村通过“人居环境136考评”机制,全面激发干群整治合力。

明华村构筑党群一体连心网,通过党群议事会,打造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农业产业园区等。
新联社区打造“三长工作室”,依托“三长”力量组建10个“零邻帮帮团”,开展零距离、有温度的组团式服务。

中桥社区发挥“三长”融合力量,用扬中传统竹匾装扮文景小区,打造“爱在中桥”打卡点,形成文明创建靓丽的风景线。
长江花城社区全面推行“办公空间趋零化”,打造小哥驿站、浓农集市等便民空间,进一步释放党群服务中心窗口效应。

广宁社区按照“三去一增”要求,打造组织员之家、初心生活馆、学习强国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党群服务综合体,探索出“办公+服务”的双赢之路。
先锋创享,争当“领跑员”。用心记录、用情服务,“民情日记”作为三茅街道企东村党建工作优秀创新做法,已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街道将其作为规定动作,在各村(社区)全面推广“民情日记”七步工作法。

召开优秀“民情日记”交流会,开展社区组织员专场优秀《民情日记》评选活动,引导组织员学先进、学典范,倒逼基层组织员下沉网格一线、走到群众身边,不断提升基层工作能力。


共抒畅谈,做好“领讲人”。举办“组织员大讲堂”,7名副书记、7名组织员代表围绕“三长”融合机制、考核管理情况作交流发言,推动组织员争当“领讲人”,切实提升组织员能想、会说、实干的能力。


传道帮带,共谋发展“新篇章”
按照“互融共进、取长补短”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域、资源优势,成立8个组织员结对小组,推选组织员小组长,在队伍建设、品牌打造、活动共建等方面交流经验、互学共进。


制定《组织员“红领带”赋能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下一阶段组织员“选育管用”具体举措。
扬中市三茅街道组织员“红领带”赋能工程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书记讲给组织员听”活动,对组织员工作提出三点要求:学做内行人,学懂弄通党建工作主要业务及流程,当好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勇做创新者,坚持党建工作推陈出新,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及自身实际,深度谋划“三长”工作亮点;争做实干家,注重工作实绩,全面下沉基层一线,摸排问题、解答难题、记好《民情日记》、办好民生实事。
实行组织员制度,是我们党抓基层党建的宝贵经验。扬中市三茅街道将以组织员“红领带”赋能工程为抓手,通过“三红三领三联带”机制,锻造一支政治坚定、充满活力、能力过硬、担当作为的高素质专业化组织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