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党建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三茅街道兴阳村:“农旅融合”闯出乡村振兴新道路
发布日期:2020-05-26 发布人:管理员 阅读:1519次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今年以来,围绕 “聚焦实效抓提升、聚力创新求突破”,我市全面开展党小组“标准+示范”建设。建强农村党小组,打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最后一米”,既是市委殷书记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也是党员群众的诚挚期盼。即日起,报道各地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看党建引领下,如何不断为乡村振兴“充电赋能”。


松土、浇水、打虫、整地……这些看似 “专业”的农活,对于兴阳村党委副书记李伟来说,都不陌生。自从村民的土地流转出来成了果园后,他跟其他村干部们就挑起了干农活的大梁。“现在大部分村民的土地都流转到集体了,村民们都期盼着一亩亩黄土地里能长出‘香饽饽’来。”李伟说。

跟许多农村地区一样,原来的兴阳村村民多以种植水稻、小麦或外出务工为主,生活较为清闲。对此,该村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为 “一号工程”,从2007年开始对全村进行整体区域规划,开辟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集中发展高效农业。先是集中流转土地300余亩,种植红薯,后又流转出200多亩土地变成果园,种上了枇杷、梨子、西瓜、黄桃、无花果等数十种水果。村民每年可享受到保底分红1500元,闲置下来的时间可以忙些别的收入,或者选择帮忙种植,领取相应的劳动报酬。

目前,兴阳村的红薯从种植、收获,到加工成粉丝等,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去年开始,我们和姜堰合作,开展多元化经营,腾出300亩红薯地交予姜堰基地种植,剩下来的土地种上了黄豆、秋葵等其他农作物。”李伟告诉记者,每年种植红薯的经济效益就达到80万元左右。

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社会稳。有了“红薯经济”打头阵,兴阳村又对区域资源进行二次整合,对休闲农业、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进行系统提升,匹配“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全天式旅游特色村落。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村里根据圩、埭特色,村里更是将原先的6个党小组调整后细化,改为18个,基本上在每个圩、埭都设立了党小组,从而将村民意见更好地吸纳进来。

去年河豚节期间,兴阳村的乡村旅游节着实在各媒体平台上“火”了一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近5万人次,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乡村旅游节推迟举办,但村民们没闲着,党小组活动早已铺开,如火如荼。

“环境搞好了,看着也舒服,游客来了也更加赏心悦目。”南五组第三党小组的老党员刘中国带动小组其他9位党员一起,将组内的残垣破壁刷白并请专业人员进行墙体彩绘;南六组的妇女代表李纪云,作为村文体协会的骨干人员,和大家一起准备了“说唱节目”《环境整治在兴阳》,期待在一年一度的乡村文化艺术节中上演。

党员群众连成线,下活党建“一盘棋”。走在通往兴阳村的主干道向阳河西路上,随处可见的节能路灯、沿路点缀的渔文化元素,都让这条“交通线”变成了“风景线”,“党建引领”和“农旅融合”的乡村风景正在群众的期盼中相互交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