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党建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①】油坊镇党委:擎旗亮徽 “农”墨重彩绘就兴业强村“丰”景
发布日期:2024-12-16 发布人:管理员 阅读:47次

项目简介

针对党组织领富带富能力不足、村集体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油坊镇党委深化“擎旗亮徽”行动,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在一线强堡垒、育人才、兴产业,探寻强村增收新路径。

推进情况

蓄满活水,添才添智提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乡土人才,润泽乡村沃土。抓好“带头人”,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争锋”行动,开展专题培训、交流研讨、实地观摩20余场,组织擂台比武、典型选树,全面提升抓产业、抓带富的意识和能力。壮大“新农人”,挖掘巾帼主播、科技工作者、大学毕业生、本土企业家等15名乡土人才组建“新农菁英”致富队伍,开展创新创业、产业帮扶、直播助农、旅游推介,以技术和流量助力产业兴旺。用活“智囊团”,发挥老党员、老农技专家专业优势,组建“银龄惠农”小分队,与中青年农户结成师徒关系,提供专业咨询和农技指导,代际传承培养乡村土专家、田秀才。建强“生力军”,开展“青年力行振乡村”行动,建立5处实训基地,组织“我为特田献一策”“揭榜破题 一线建功”调查研究等活动,征集增收发展建议32份。

融合共赢  扩圈聚势增效。以“联”为纽带,撬动优质资源下沉。深化村银联结,与扬中农商银行党委深度开展党建共建,在农业升级、乡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为12个村(社区)授信“兴村强企贷”6200万元,打通造血功能不足堵点。强化镇村联动,统筹组织人事、农服、农经、村建、自规等涉农部门资源,组建产业发展服务团,深入村(社区)开展送政策、送指导、送项目、送培训、送服务40余场次。细化村企联建,依托“五联五共”工作法,围绕农耕认种、产销合作、配套服务等方面,找准村企发展结合点,打造太平“富康改造”、长旺共享菜园等5个项目,形成“农村服务企业、企业反哺农村”的长效机制。

量体裁衣,精准施策解题。以“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多元拓宽增收思路。以文促旅、以旅兴农,挖掘本地党建亮点、优质生态、人文资源等优势,发展“美丽乡村+”农业、休闲、非遗、康养等新业态,打造热门打卡点、乡村研学基地、精品旅游线路。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整合镇、村长期闲置、废弃或低价出租的土地、厂房等集体资产,做到“底数清”全面摸排、“权属明”有序确权、“对策准”分类盘活,通过新建厂房出租、飞地经营、一地两用等模式,让闲地生金。特色强农、品牌富农,凸显农业大镇优势,5个村流转零散、低效农田1574.598亩,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管理,累计增收45万余元;实施特色种植项目,打造“禾欣”有机黄花菜、“美康”仙人掌、“江洲稻花香”优质糯稻、“溯源”牌油米蛋等农产品,变“土特产”为“金疙瘩”。

主要成效

村庄变景点,解锁乡村美丽经济。鸣凤村以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抓手,打造方家埭诗意田园旅游路线,推出“春秋研学”“户外露营”“农家乐”“非遗体验”项目,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带动“溯源”牌农特产品销售超80万;油坊村打造满足农业生产兼旅游服务的新型农文旅项目——“江天一色”康乐田园,仙人掌基地与韩国日化品公司合作,预计年增收近24万元。

“包袱”变“财富”,沉睡资产重获新生。同德村、老郎村改造闲置、低效存量资产,建设58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有5家企业表达入驻意愿,建成出租后预计可新增年收入50余万元;太平村通过竞拍购置原富康食品资产,计划先后投入400万元升级改造,出租给企业用于仓储物流及公共停车,预计可新增年收入近50万元;会龙村流转400余亩土地出租给通威,以“水上光伏发电+水下鱼虾养殖”模式打造“渔光互补”项目,村集体增收13万元服务费、村民增收30余万土地流转租金。

农产变特产,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老郎村整合黄花菜特色产业,建立30亩种植基地,实现“种植+深加工”,打通菜市场摊点、饭店预订等销售渠道,形成种、产、销一体化,亩产效益9000余元;六村联合打造万亩糯稻产业园,创新与江苏恒顺集团的订单农业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亩均利润达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