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最新发布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⑤】八桥镇党委:提升“三大指数”赋能乡村振兴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④】新坝镇党委:“满格行动”助力幸福“满格”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③】三茅街道党工委:“党建红”赋能“产业蓝” 助推科创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攀高育新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②】西来桥镇党委:建强“村域党建共同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①】油坊镇党委:擎旗亮徽 “农”墨重彩绘就兴业强村“丰”景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⑤|市商业集团党委:用好“三个结合”为党员教育“赋能添力”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④|市供销总社党委:“点线面”协同 构建党员教育新矩阵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③|油坊镇党委:多举措提高发展党员“含金量”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②|三茅街道党工委:以“行走党课”助推党员教育“多面出彩”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①|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小支部大联盟”助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扬中市坚持把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作为乡村振兴基础工作来抓,通过抓“两委”班子、储备人才、提升能力、鼓励激励等措施,旨在锻造一支本领过硬、能担重任的铁军队伍,共同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聚焦“两委”班子,建强领导核心。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村(社区)“两委”换届,选拔664名优秀人员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其中从本地致富能手、本乡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新选拔117名充实到村(社区)“两委”中,新调整19名村(社区)书记,让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得到优化、队伍活力得到激发,达到了“换人就换了一片天”的效果。
聚焦人才储备,打造“源头活水”。实施村级后备干部“333”计划,市镇村三级联动,按照每村3—4人的数额,建立起一支320人左右村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打造“源头活水”,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充足的人力和人才保障。特别是村“两委”换届中,扬中市村、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分别下降5.8岁、3.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17.2%,乡村振兴“主力军”的活力明显提升、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聚焦本领提升,促进整体过硬。通过“强村带弱村”“先进带后进”、开展集中教育培训、赴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设“书记讲坛”、村(社区)“两委”专题轮训等,培训内容涵盖党史学习教育、村级经济发展、上级政策辅导、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有效提升了村(社区)“两委”队伍的综合能力和履职水平。连续9年举办村书记培训班,换届后专题开设村(社区)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通过“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进一步开阔村(社区)书记乡村振兴的视野,提升本领。
聚焦鼓励激励,激发干事激情。建立“干好有待遇、退职有保障、定期有增长”的待遇保障机制,定期上调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推行村书记专职化管理,全市符合条件的村书记100%纳入专职化体系。开展优秀村书记遴选,符合条件的优秀村书记享受事业编制退职人员同等待遇。强化政治鼓励,对乡村振兴中实绩突出的优秀专职村书记,加大提拔使用力度,择优进入乡镇副科级领导班子岗位。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专职村书记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增强村书记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推荐阅读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④】新坝镇党委:“满格行动”助力幸福“满格”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⑤】八桥镇党委:提升“三大指数”赋能乡村振兴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①】油坊镇党委:擎旗亮徽 “农”墨重彩绘就兴业强村“丰”景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②】西来桥镇党委:建强“村域党建共同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书记亮“项” 强基赋能③】三茅街道党工委:“党建红”赋能“产业蓝” 助推科创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攀高育新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④|市供销总社党委:“点线面”协同 构建党员教育新矩阵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⑤|市商业集团党委:用好“三个结合”为党员教育“赋能添力”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③|油坊镇党委:多举措提高发展党员“含金量”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②|三茅街道党工委:以“行走党课”助推党员教育“多面出彩”
- 党员教育典型案例①|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小支部大联盟”助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