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
战“疫”号角吹响,许多退役军人闻声而动,奔赴一线,充实基层防疫力量,守护扬中小岛安全,62岁的张正贵就是其中一员。40年前,他是一名军人,穿上军装,保家卫国;40年后,早已脱下军装的他成为八桥镇红旗村第一名抗疫志愿者,守卫家园,奉献社会。
1978年,19岁的张正贵入伍舟桥83团,在部队服役7年,曾参加过“八三九军事演习”,因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爆发,张正贵看着新闻中确诊病例的递增和解放军义无反顾奔赴重点地区的报道,心中的“军魂”又一次被点燃。“我既是退伍老兵,又是共产党员,此时理应站出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张正贵说。
1月25日,正是大年初一,红旗村村委会正在召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张正贵敲门而入。此时,红旗村还未对外征集志愿者,村干部们一脸惊讶。张正贵赶紧说明来意:“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村里防疫工作压力大,反正我最近闲在家里,你们有需要尽管找我!”
1月26日,张正贵正式上任红旗村第一名抗疫志愿者,帮助村里入户分发宣传材料、摸排外地回扬人员。担心居家隔离的返扬人员生活不便,他常常跑腿帮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刚开始被要求隔离时,我还有些不理解,张正贵就跑来向我耐心解释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还主动关心我,给予我帮助。”从新疆老家返回扬中的小伙子张远林说,他居家隔离时,无法出门采购,张正贵时常把自己家的米、包子、咸鱼等食物送来给他。
为了“内防输入、外防扩散”,红旗村在村内重要交通口设立卡口,张正贵也成了村里第一批“站岗人”。卡口初设时,只有一张“外来人员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立在路口,连个遮风挡雨的棚子都没有,条件十分艰苦。那时候天气一会冷一会热,要么是风吹,要么是日晒,张正贵的脸被天气反复“摧残”得裂皮了,但他从不叫一声苦。
“他是站得时间最长的一名志愿者,连续值守了二十来天,每天从早站到晚,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一直站到企业复工,才回归本职工作岗位。”曾和张正贵一起搭档值守卡口的村干部王祥说。
张正贵已年过六旬,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身体是否吃得消?村干部们有些担忧,多次提出让他休息几日,但张正贵一律拒绝:“我这身体素质好着呢!毕竟是部队出身,以前训练过,即使退伍后的30多年工作以来,我也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姿态。”
记者了解到,退伍后的张正贵一直从事驾驶员工作,目前在镇江瑞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任职,提到张正贵,企业同事个个夸他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曾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员工”。即使企业复工后,每逢休息,张正贵就活跃在防疫一线,帮助村里摸排外地来扬人员,宣传发动村民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红旗村党委书记刘美红为张正贵一路以来的奉献点赞道:“无论是投身防疫一线,还是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张正贵都一如既往的积极,在村里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张正贵等党员的带动下,村里党群连心氛围也越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