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
经开区兴城村卡口处有一个简易木棚,从去年腊月二十八到今天,整整一个多月,兴城村党委书记姚月萍几乎都在这个木棚中工作,村里人给了她一个新的称呼“卡口办公的女书记”。
从卡口设置的第一天起,姚月萍每天早上在村里走访一圈结束,就直接回到卡口木棚里,找张凳子坐下,打开本子,整理当日的走访信息,安排村里的各项工作,写写画画,不时还有人到棚子前和她商量事情。村里的人告诉记者,“除了开会,姚书记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这里,基本就把这里当办公室了。”
对于“临时办公室”这件事情,姚月萍说:“待在这边既能减轻其他值守人员压力,又能及时了解群众动向,在这办公挺好的。”
不过,记者从参与执勤的村干部口中了解到,姚月萍在卡口办公却也藏了自己的“小心思”:“疫情防控,我们需要严格把关,但也有特殊情况,不能一刀切。”
兴城村有一户人家,孩子尿毒症,在南京医院治疗,疗程结束后想返回扬中。怎么回?回来后还要继续治疗怎么办?姚月萍得知情况后,亲自询问各环节,村里打证明,又到卡口上打招呼,让孩子顺利回家。因病情需要,孩子每隔一天要到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姚月萍帮忙找了一辆本地车子,接送孩子就医,“卡口执勤的都记下了车子牌照,主动放行。”
孩子的问题解决了,但防疫工作不能不做,除了每天上门给孩子及其家人测量体温,姚月萍还安排专人收取处理他们的生活垃圾。
“这个确实是特殊情况。还有一些,比如女儿要回村照顾独居母亲的,老人家生病了,女儿要去送些吃的喝的,我就是村里的人,每家每户的情况我是最了解的,情况属实的,也是要讲点人情的。”疫情防控不能“一刀切”,这就是姚月萍的“放水”。
姚月萍的“人情味”让兴城村的防疫工作有了温度。“这段时间,最令我揪心的还有一件事情,此前,我们村里三位老人去世,都是直接殡仪馆,完全取消丧事活动。”姚月萍告诉记者,有位老人生前曾嘱托子女,丧事从简,“‘从简’,但没想过这样的‘简’。我去殡仪馆送老人,那里冷冷清清,就连花篮都没有,我们赶紧四处托人弄了一对花篮,送送老人。”
特殊时期,丧事也需特殊处理,“村干部上门做家属的工作,他们都特别配合,但从子女的角度来说,确实是非常揪心的。”
作为兴城村党委书记,姚月萍必须严格把关,守护大家;而作为兴城村的一员,姚月萍很难不讲“人情”。不过也正是这份“人情味”,让兴城村上下更具凝聚力,大家一条心,守护家园。